网站首页 | 渔业要闻 | 部局文件 | 综合信息 | 政策法规 | 发展规划 | 科技质量 | 渔船渔具 | 资源环保 | 水产养殖
渔情信息 | 远洋渔业 | 国际合作 | 渔政管理 | 安全管理 | 通知公告 |
热点专题
当前位置:
宁夏“十二五”渔业发展成就
发布时间:2016-03-25         信息来源:宁夏回族自治区渔业渔政管理局

 

  “十二五”期间,宁夏渔业按照中央、农业部和自治区党委政府一系列工作部署和要求,按照“一优三高”的总体要求,坚持以保障市场水产品安全有效供给和农渔民持续增收为目标,合理开发和利用宜渔资源,积极转变渔业发展方式,加快现代渔业建设,渔业经济保持了持续健康发展的良好态势,超额完成了“十二五”规划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,为建设开放、富裕、和谐、美丽“四个宁夏”建设做出了积极贡献。

  一、产量产值稳步增长,助农增收成效明显

  全区年渔业经济总产值由2010年的18.7亿元增长到2015年的31.5亿元,比2010年增长68.4%,年均增长11.2%;预计全区渔农年人均纯收入突破万元大关,由2010年的6560元增加到2015年的10662元,比2010年增长62.5%,年均增长10.2%。全区年水产品总产量由2010年的12万吨增长到2015年的16.9万吨,比2010年增长40.8%,年均增长7.1%;其中名优水产品产量达到9.8万吨,占总产量的比重由2010年的51.3%增长至58.2%。人均水产品占有量达24.5公斤,居西北地区首位。每年70%以上的水产品远销甘、蒙、陕、青、藏、疆等省区,宁夏作为西北地区商品鱼生产基地的地位进一步巩固。

  二、基础条件逐步完善,生产能力显著增强

  充分挖掘现有渔业资源潜力,大力推进老旧池塘改造,养殖基地标准化、规模化水平进一步提高。5年累计建设集中连片200亩以上标准化养殖基地100个,带动全区标准化改造养殖池塘12.6万亩,全区水产养殖面积由2010年的60.6万亩增加到2015年的70.2万亩(不含稻渔工程),增长15.8 %,为稳产、高产打下了良好的基础。高标准打造了5个现代渔业示范基地,试验示范建立福瑞鲤高效养殖、异育银鲫中科3号盐碱池塘主养、本地草鱼晚苗培育及两年养成等8种高产高效养殖技术模式,主导品种养殖实现产量效益双倍增,亩产突破3000斤,亩均效益达到5000元以上,为渔业转型升级探索出可行的路子。

  三、虾蟹养殖产业异军突起,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升级

  宁夏稻渔综合种养从无到有,“十二五”期间步入了快速的发展时期,从2009年的1500亩试验迅速发展到2014年的17.1万亩大面积推广,2015年成功实施减量提效计划,由单一的稻蟹种养发展为稻鱼、稻鳅、稻螺等8种模式,亩均纯收入较单一水稻种植增加了3倍左右。大力开展南美白对虾引进养殖试验示范,两年示范期设施温棚养虾和池塘养虾面积已达2000亩,亩效益达到8千至1万元,有望成为“十三五”期间养殖增效新的增长点。先后引进并熟化推广斑点叉尾鮰、鳜鱼、鲟鱼等名优品种10余种,养殖面积达到24万亩,亩均效益达到8000元以上。新创建全国休闲渔业示范基地3个,全区休闲观赏渔业及养殖场点达到258家,产值达到2.6亿元,成为带动渔民增收的新亮点。渔业经济一、二、三产业在渔业经济总产值中所占比例分别为56.4%、12.1%、31.5%,结构进一步优化。

  四、现代种业体系初步建立,育繁推一体化成效凸现

  获批建立了全国现代渔业种业示范场,依托自治区产业政策支持,加大黄河鲶等地方土著经济鱼类保种选育力度,加强主导新品种引进培育,选择培育出黄河鲶新品系生长性能增长13%,引进培育各类良种新品种12个,实现年选择培育各类良种亲本50000组的能力,已累计完成市县级水产良种苗种繁育场点水产良种亲本19000组更新换代,全区良种苗种生产能力达到9亿尾以上,较“十一五”末增长了31.4%,全区水产良种覆盖率达到75%,“育繁推”一体化的现代渔业良种技术推广体系建设成效显著。

  五、科技创新能力显著增强,现代渔业建设初见成效

  始终把渔业技术创新推广作为重中之重,先后与中国科学院、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等院所建立了长期稳定的战略合作关系,聘请中科院院士、农业部渔业科技入户示范工程首席专家各1名及多名国内知名专家为本区渔业提供战略技术指导。承担并完成了国家和省部级科研项目60项,克隆测序分析并构建了首张黄河鲶遗传连锁图谱,攻克黄河鲶选育家系人工配合饲料驯养技术难题,建立了南美白对虾西北盐碱池塘淡化培育等现代渔业新技术技术,渔业生产智能化管控、机械化捕捞、生物浮床水质净化、潜力湿地水质净化、池塘底排污、微孔高效增氧等现代渔业设施设备得到大面积推广应用。通过以上技术的创新与集成,在水产良种繁育、高效健康养殖、渔业装备研发、资源持续利用等方面形成了一大批重要科技成果,获省部级以上科技奖6项。

  六、渔业监管体系逐步完善,产品质量安全全国领先

  大力推广水产健康养殖技术,全面落实养殖户的主体责任和属地主管部门的监管责任,深入开展水体环境监测、水产品质量检测、水产苗种检疫、养殖病害测报与防控,推行从鱼塘到餐桌的全程监管,产地水产品质量安全持续稳定。五年累计创建农业部标准化水产健康养殖示范场35家,认证绿色水产品16个,地理标志水产品2个,有机水产品实现零突破达到4个。在农业部连续五年产地水产品抽检中,合格率达到100%,走在全国前列。

  七、新型经营主体稳步壮大,渔业保险实现零突破

  积极发挥社会组织对渔业的服务保障作用,完善社会化服务体系,围绕全产业链积极发展新型经营主体,全区各类渔业社会组织达到100个,以渔业为主的家庭农场55家,渔业生产专业化、标准化水平进一步提高。2015年,新成立了宁夏渔业产业协会和银川市渔业产业联合体,风险共担、信息共享、市场开拓力增强,产业发展更加有序。开展淡水鱼养殖政策性保险试点,尝试建立财政与渔民7:3的保险费分担机制,参保总面积145亩,参保户5户,推进了宁夏农业保险实现行业全覆盖的进程。

  八、创建平安渔业示范县,资源养护收到实效

  深入开展“平安渔业示范县”创建,多渠道、多方式开展渔业安全宣传教育和检查,提高全社会安全意识。全区没有发生渔业安全生产事故,渔业安全形势良好。加大渔业资源养护与保护宣传力度,五年累计向黄河及其附属湖泊水域放流各类经济鱼类2.5亿尾,新建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3个,修复湖泊水域生态环境10万亩,全区渔业发展与水域生态环境养护协调推进。

 












版权所有: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
信息维护:农业部渔业渔政管理局
技术支持:农业部信息中心
地址:北京市朝阳区农展南里11号
邮编:100125
京ICP备05039419号